网易首页 > 网易房产 > 正文

迷雾之下的楼市政策走向:调整信号与“松绑”疑云

0
分享至

久旱逢甘霖。11月11日,沪深两市沉寂多时的房地产板块迎来爆发,招商蛇口、金地集团、泰禾集团等多只股票涨停,港股内房股也纷纷上涨。债券方面,一批此前大幅下跌的房地产债券,涨幅均超过两位数。

在此之前,房地产市场面临持续调控,下半年来的信贷收紧,使得市场交易大幅缩水,部分房企遭遇资金链危机,并连带导致股债两市持续下挫。

引发此轮资本市场升温的,是近期的一系列利好信息。11月9日,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举行房企代表座谈会,传递出融资和并购政策松绑的消息;11月10日,沈阳疑似大幅松绑调控政策;而在近期,高盛、贝莱德等外资机构正在大举买入中国房企债券。

其中,因未能得到当事各方确认,部分消息显然有“罗生门”之嫌。但对于信心已经跌入谷底的房地产业来说,提振作用仍然明显。

事实上,自今年9月24日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召开2021年第三季度例会以来,政策微调的预期就开始出现。近一个多月来,除公开表态外,各级监管部门和行业协会共召开3次房企座谈会,密度之高颇为罕见。

这些动作释放出的利好消息,都成为房企的信心之源。但事实上,与外界纷扰的解读不同,监管层从未释放出明确的“松绑”信号。因此,现阶段行业能够维持多大程度的乐观,仍是值得讨论的问题。

购房信贷环境筑底改善

受信贷政策收紧等因素的影响,今年7月以来,全国商品房销售规模连续三个月同比下滑,到9月,降幅已达到两位数。不仅传统的“金九银十”成色不足,一些房企的资金状况也变得紧张,由于偿债高峰期将至,少数企业已处于违约的边缘。

受此影响,热点城市的第二轮集中供地以冷淡收场。与首轮供地的热情洋溢相比,溢价率下跌、流拍率升高是普遍现象,不少地块因报名数量不足而出现“未拍先流”。

同期,有机构开始抛售房企债券,并导致一些美元债价格大幅下跌。股票市场同样表现不佳,三季度以来,A股地产板块以阴跌为主,少有上涨行情。这种骤然的下挫,让不少从业者感到措手不及。

事情从9月末开始发生变化。

9月24日,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召开2021年第三季度例会,表示“维护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维护住房消费者合法权益”。

9月29日,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联合召开房地产金融工作座谈会。会议要求,金融机构要按照法治化、市场化原则,配合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共同维护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维护住房消费者合法权益。

10月15日,人民银行举行2021年第三季度金融统计数据新闻发布会,金融市场司司长邹澜首次对信贷收紧的现象作出解释,“个别大型房企风险暴露,金融机构对房地产行业的风险偏好明显下降,出现了一致性的收缩行为,房地产开发贷款增速出现较大幅度下滑。”他将这种变化称为金融机构的“短期过激反应”。

此外,“部分金融机构对于30家试点房企‘三线四档’融资管理规则也存在一些误解,将要求‘红档’企业有息负债余额不得新增,误解为银行不得新发放开发贷款,企业销售回款偿还贷款后,原本应该合理支持的新开工项目得不到贷款,也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一些企业资金链紧绷。”

事实上,随着此轮表态的做出,信贷环境也已有所改善。华东区域某房企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虽然不是普遍现象,但部分银行已重新启动开发贷审批流程,一度停滞的按揭贷款也开始发放。

贝壳研究院监测重点城市房贷利率数据显示,10月贝壳研究院监测的90城首套房贷利率为5.73%,二套利率为5.99%,均较上月下调1个基点,这是年内上述指标首次环比下降。

11月10日,央行罕见地首次发布单月个人住房贷款统计数据。其中,10月居民中长期贷款增加4221亿元,今年5月以来同比首次转正。且在近十年的同期对比中,规模仅低于2016年10月。

“这也是购房信贷环境筑底改善的表现。”贝壳研究院首席市场分析师许小乐向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但实质性的改善尚需时日。

未经证实的利好

今年10月下旬以来,监管部门甚少就房地产做出公开表态,但其对市场的关切程度并未减弱。

自10月15日到11月9日的不到一个月时间,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国家发改委外资司和国家外汇局、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共召开了3次代表性房企座谈会。

从上述会议传递出的信息来看,改善融资政策、恢复市场信心,是与会房企的主要诉求。在最近一次的座谈中,有与会人士提出了松绑“三条红线”政策、上调信贷额度、存量项目(评级时)不降级等建议。

这些建议很快被市场解读成利好。但一位参加过某次座谈的房企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这类诉求只是与会者的建议,而非最终的结论。

他表示,在其参加的一次座谈中,监管部门主要是以了解一线情况和听取各方建议为主,会上并未做出明确承诺,会后也未发布公开消息。因此,政策最终能否按照参会者的意愿作出调整,仍是未知数。

“只能说,市场太需要利好了,太需要信心了。”他说。

11月10日,另一件似是而非的罗生门事件,再度刺激了市场的情绪。当日有传言称,沈阳将出台包括解除限购、解除限售、放宽契税政策、认贷不认房、提高按揭贷款放款效率、放宽备案价格等在内的6条措施,从而大幅松绑楼市调控。

11月11日,一名沈阳楼市的资深从业者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公司有领导参与了政府部门近期的座谈,也听说了类似的政策,但并未看到具体文件。而截至记者发稿时,沈阳市房产局向媒体表示,沈阳仍执行现行限购、限售等政策,未发生改变。

在此之前,武汉、义乌、哈尔滨、长春都曾出台过所谓的“救市”政策。相比之下,传言中的沈阳版本刺激力度最大,因此也最受关注。

迷雾之下

即使一些消息的真实度存疑,市场信心仍然得到了提振。事实上,在各项利好的刺激下,11月以来,房地产股债两市就有恢复的迹象。11月9日,沪深地产股就已出现明显上涨。

趁此“东风”,11月5日和11月9日,世茂集团董事局主席许荣茂斥资约16.23亿港元,先后两次增持世茂集团。11月9日晚间,旭辉控股也发布公告称,以配资的形式募集资金,大股东林氏家族承诺将“全额兜底”。

今年9月,一些房企曾通过大股东增持的方式,为市场短暂地注入了信心。相比之下,此次护盘行为发生时,市场的情绪显然更为高涨。

近日,高盛投资组合管理团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正在买入中国房企债券。其团队成员称,个别房企风险事件引发的连锁反应,传染风险被高估了,市场正在消化这一风险。此外,另一家国际投资机构贝莱德近期也在买入中国房企的股票。

“外资抄底”传递出的信号意义,显然要强于“内资护盘”。结合此前传递出的信息,近日股债两市的超预期反应便不难理解。

但有分析人士指出,不应对其信号意义做出过度解读,因为政策触底后的小幅调整,并不意味着大范围的松绑行为出现,也不能简单理解成“救市”。相比于外界一厢情愿的理解,监管部门从未释放过明确的松绑信号。且如果对当前烦杂的信息进行筛选的话,确定性和实质性的利好并不多。

高层在10月中旬的一次表态中,就曾对房地产市场做出定调,“房地产市场出现了个别问题,但风险总体可控,合理的资金需求正在得到满足,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整体态势不会改变。”这也意味着,当前并不存在政策大幅松绑的基础。

上海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总监严跃进认为,现在谈“松绑”还为时过早。应密切关注近两个月的市场变化,在信贷政策已经有所改善的情况下,如果房屋、土地市场有所起色,政策就不需要再做大幅调整。

前述房企人士也认为,即便政策有所调整,监管层也更倾向于采用窗口指导的方式进行隐蔽地调整。这种方式更有利于预期管理,因为既无需做出明确的政策发布,市场端又能够感知到执行层面的细微变化。

他同时表示,这种调整的幅度不会很大,且仅限于当前的口径范围内。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库里:这次受伤是一次沉重打击 我现在距离能定点跳投还有段距离

库里:这次受伤是一次沉重打击 我现在距离能定点跳投还有段距离

直播吧
2025-05-09 07:04:12
最容易离婚的几种女人,老公对她再好也没有用!

最容易离婚的几种女人,老公对她再好也没有用!

加油丁小文
2025-04-29 11:30:03
美丽的少妇

美丽的少妇

可乐谈情感
2025-05-05 12:03:40
“台独”顽固分子集体失声,台专家:大陆这是真要动手了

“台独”顽固分子集体失声,台专家:大陆这是真要动手了

联友说娱
2025-04-01 18:34:49
国家终于不再原谅王濛,77枚金牌不是万能,狂妄自大只会被抛弃

国家终于不再原谅王濛,77枚金牌不是万能,狂妄自大只会被抛弃

山山视角
2025-05-05 12:02:33
儿子3岁全英文交流,18岁入美国名校后2个月后轻生,父亲:我接受

儿子3岁全英文交流,18岁入美国名校后2个月后轻生,父亲:我接受

书中自有颜如玉
2025-05-09 01:20:34
我从我爸身上看到,人老了,没有存款,日子会过得很寒酸。

我从我爸身上看到,人老了,没有存款,日子会过得很寒酸。

行走的知识库
2025-05-05 06:01:32
不顾央视警告坚持8000万片酬,与刘涛传绯闻的杨烁,如今过得怎样

不顾央视警告坚持8000万片酬,与刘涛传绯闻的杨烁,如今过得怎样

深析古今
2025-05-09 18:35:31
腾讯砸3亿的国产冲锋衣,火成“体制战袍”

腾讯砸3亿的国产冲锋衣,火成“体制战袍”

金错刀
2025-05-09 14:05:08
突然发现全国人民都不敢接电话了!

突然发现全国人民都不敢接电话了!

振华观史
2025-04-15 13:29:07
赵心童家世被扒!开库里南、戴百万名表,父亲曾是深圳医院院长

赵心童家世被扒!开库里南、戴百万名表,父亲曾是深圳医院院长

界史
2025-05-07 17:11:07
当年轻人不再缴纳社保:一场静悄悄的危机

当年轻人不再缴纳社保:一场静悄悄的危机

巢客HOME
2025-05-08 05:05:03
最后一位中顾委常委101岁逝世,两次冒犯毛主席,留下一终生憾事

最后一位中顾委常委101岁逝世,两次冒犯毛主席,留下一终生憾事

百年人物志
2025-05-09 09:47:14
苏提达王后被泰王用奢华牢笼圈养换忠诚,她成为棋子已无力反抗

苏提达王后被泰王用奢华牢笼圈养换忠诚,她成为棋子已无力反抗

野山历史
2025-05-09 15:49:39
“干部年轻化”后,央国企竟然出现一些奇怪现象

“干部年轻化”后,央国企竟然出现一些奇怪现象

细说职场
2025-03-31 07:25:12
大图来了!歼10C“高清无码”震撼亮相!这才是中国空军真正实力

大图来了!歼10C“高清无码”震撼亮相!这才是中国空军真正实力

上饶网
2025-05-08 22:01:04
女跑者穿瑜伽裤,那条线让人浮想联翩

女跑者穿瑜伽裤,那条线让人浮想联翩

跑者排球视角
2025-05-07 21:04:51
"床头四不放,放了病缠身"!三甲医院主任:很多老人还在犯这错误

"床头四不放,放了病缠身"!三甲医院主任:很多老人还在犯这错误

小白鸽财经
2025-05-09 09:14:55
乌克兰447架无人机大军袭击俄罗斯,俄阅兵计划瞬间被打乱!

乌克兰447架无人机大军袭击俄罗斯,俄阅兵计划瞬间被打乱!

国际情爆猿
2025-05-07 20:35:10
欢呼吧!郑钦文2-0闯进32强,拒绝一轮游出局,赢1场狂赚31万奖金

欢呼吧!郑钦文2-0闯进32强,拒绝一轮游出局,赢1场狂赚31万奖金

侃球熊弟
2025-05-09 20:00:08
2025-05-10 00:52:49

头条要闻

高盛:受“衰退风险”影响 美股可能会下跌约20%

头条要闻

高盛:受“衰退风险”影响 美股可能会下跌约20%

财经要闻

降息潮延续 存款利率全面迈向“1时代”

体育要闻

对话萨维奥拉:希望中国能有更多武磊出现

娱乐要闻

元斌为金赛纶发声 金秀贤否认请杀手

科技要闻

奥特曼:不怕中国赶上 就怕美国犯愚蠢错误

汽车要闻

订单破万/32.98万起 全新高山家族于5月13日上市

态度原创

时尚
本地
亲子
教育
公开课

小长假果然会惩罚每个不认真做防晒的人!

本地新闻

非遗里的河南|汴梁鸢舞千年韵!宋室风筝藏多少绝活

亲子要闻

盘点2025南京市十大助孕公司,南京成功率比较高的助孕公司!

教育要闻

打错了呢,看不懂了,怎么解释都没有用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