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房产 > 正文

新一轮调控“加码”来袭 政策微调下楼市仍将以稳为主

0
分享至

今年春节后,随着货币政策的相对宽松,以及部分城市落户门槛的大幅降低,多地楼市、地市回暖信号频现,部分城市楼市成交大幅回升、房价出现较快上涨苗头,开发商抢地热情高涨、“地王”频出。

因房价涨幅过快,4月和5月份,苏州、佛山等10城市受到住建部的预警提示。而丹东、苏州、西安等地先后出台楼市调控“加码”政策,为当地楼市的“虚火”降温。

对于新一轮楼市“加码”调控的来袭,多位业内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在“房住不炒”,及“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主基调下,调控政策不会放开,楼市不会大起大落,仍将以“稳”为主。

多地楼市回暖致调控“加码”

6月20日,西安市发布新政,规定从市外迁入户籍的居民家庭在限购区域范围内购买商品住房或二手住房的,须落户满1年,或连续缴纳12个月社保或个税;在限购范围内无住房的非户籍居民家庭,须提供5年及以上个税和社保缴纳证明,方可购买1套商品住宅或二手住宅。同时将临潼区纳入住房限购范围。

值得注意的是,西安“加码”楼市调控的背景是,其房价已领涨全国半年。

6月18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5月份70城房价指数显示,5月份西安新建商品住宅价格指数以24.4%的同比涨幅和环比2%的涨幅均位居全国第一。

而实际上,自2018年12月到2019年5月,西安新建商品住宅价格指数已连续6个月同比涨幅位居全国第一,房价出现连续39个月上涨。

“西安此次加码调控政策,可以看作是其对房价领涨全国的一个回应。”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记者观察发现,在西安“加码”楼市调控政策前,丹东、苏州已经发布了楼市“加码”政策。

从4月27日起,丹东市对非本地户籍家庭购买新建商品住房实行限购政策,在市区范围内允许购买1套新建商品住房。对于本地和非本地户籍家庭,需在市区内购买住房,自网签购房合同备案满5年,并取得不动产权证书后方可上市交易。

5月11日,苏州市政府发文,明确在工业园区全域、高新区部分重点区域购新房须取得产证3年后方可转让,工业园区全域二手房须取得产证5年后方可转让;工业园区全域内,新房总建面的50%~60%须优先出售给在园区就业、创业的人才;微调土地出让竞价规则、优化学位政策等。

此外,6月20日有媒体报道称,中国银行在杭州率先上调首套房贷款利率,从原本的基准利率上浮5%增加到上浮8%。

因城施策不改楼市“稳”基调

“一些城市提出一城一策,对楼市调控政策进行微调,不能简单理解为政策松绑或收紧。”严跃进表示,“虽然调控思路已发生变化,但目标是一致的,即要促进楼市稳定健康发展,积极落实‘房住不炒’目标。”

以西安、苏州为例,克而瑞数据显示,5月份苏州新建商品住宅成交均价为21983元/平方米,同比上涨12%、环比上涨1%;西安新建商品住宅成交均价为13931元/平方米,同比上涨4%、环比上涨3%。

“过去两年,部分城市楼市、土地市场相对火爆,房企拿了不少高价地,目前这些高地价项目相继入市,其备案价相对较高。而前期这些城市低地价的项目相继去化完毕,高地价项目的入市必然会推高房价。”同策研究院院长张宏伟告诉记者。

记者注意到,部分城市房价上涨,与大量外来人口导入也有较大关系。

以西安为例,其于2017年2月底发布“人才新政”,降低落户门槛。此后,西安先后7次调整户籍政策,不断放宽落户门槛。

根据“西安发布”的数据,2017年3月至当年底,西安从市外迁入人口25.7万人,2018年则达到79.5万人。巨大的人口导入,也直接促使当地楼市升温。

克而瑞数据显示,至5月末,西安新建商品住宅库存为1358万平方米,较2018年同期下降10%,较2017年同期下降25%。

“大幅降低落户门槛,最直接的结果是大量外来人口的导入,进而带来较大的购房需求,这也会带来较大的房价上涨压力。”严跃进说。

对于未来楼市的走势,多位业内人士《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在“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调控思路下,“稳”仍然是主基调。

“目前的楼市调控,地方政府是第一责任人,要承担调控的主体责任。楼市‘维稳’不力,必定会受到约谈、问责。”严跃进说。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中国古代称“九州”,是哪九州?只有6个保存至今,有您的家乡吗?

中国古代称“九州”,是哪九州?只有6个保存至今,有您的家乡吗?

尚曦读史
2025-06-24 08:10:10
泽连斯基申请延长战时状态,已申请16次,美特使访乌,拱火战争

泽连斯基申请延长战时状态,已申请16次,美特使访乌,拱火战争

联友说娱
2025-07-15 10:11:31
杨议晒随礼名单:相声圈的人情冷暖,在杨少华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杨议晒随礼名单:相声圈的人情冷暖,在杨少华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观察鉴娱
2025-07-15 09:32:45
吸金14.85亿!落魄的胶卷之王,2024年居然卖断货,重回世界第三

吸金14.85亿!落魄的胶卷之王,2024年居然卖断货,重回世界第三

毒sir财经
2025-07-13 23:19:18
抗战英雄浩气长存丨“八百壮士”·铁骨铮铮 热血敬山河

抗战英雄浩气长存丨“八百壮士”·铁骨铮铮 热血敬山河

新华社
2025-07-14 13:45:11
523票通过,欧洲议会判中国稀土管控“违法”,中方回应直击软肋

523票通过,欧洲议会判中国稀土管控“违法”,中方回应直击软肋

策略述
2025-07-14 20:33:47
你无意中看到了什么不该看的东西?网友:每一个都是炸裂的存在

你无意中看到了什么不该看的东西?网友:每一个都是炸裂的存在

美好客栈大掌柜
2024-11-03 05:55:57
又搞事?“孟晚舟事件”在米兰再次上演,美国密令逮捕中国工程师

又搞事?“孟晚舟事件”在米兰再次上演,美国密令逮捕中国工程师

闻识
2025-07-14 13:19:22
资深中层员工爆料!娃哈哈“家变”全复盘:宗馥莉的复仇与隐忍!

资深中层员工爆料!娃哈哈“家变”全复盘:宗馥莉的复仇与隐忍!

史书无明
2025-07-15 09:11:42
周杰伦邀请权志龙家里做客,两人举杯庆祝打破次元,粉丝求合作

周杰伦邀请权志龙家里做客,两人举杯庆祝打破次元,粉丝求合作

TVB的四小花
2025-07-15 02:33:38
CCTV1今晚开播!40集革命历史剧来袭,这才是观众最值得看的剧

CCTV1今晚开播!40集革命历史剧来袭,这才是观众最值得看的剧

乡野小珥
2025-07-15 09:12:54
女子谈黑籍留学生:考试必过,住单人公寓,有奖学金,吃进口食物

女子谈黑籍留学生:考试必过,住单人公寓,有奖学金,吃进口食物

汉史趣闻
2025-07-12 14:57:13
鲁比奥:俄军2025年已有10万名士兵被杀死

鲁比奥:俄军2025年已有10万名士兵被杀死

史政先锋
2025-07-12 18:14:54
社评:中印关系再出发,最需要的是什么

社评:中印关系再出发,最需要的是什么

环球网资讯
2025-07-15 00:36:13
“不给6套房加1个亿,不搬”,钉子户张新国坚守14年,终败给现实

“不给6套房加1个亿,不搬”,钉子户张新国坚守14年,终败给现实

红梦史说
2025-07-11 11:23:39
跟队:维尼修斯续约要求不变,仍为3000万欧年薪包含续约奖金

跟队:维尼修斯续约要求不变,仍为3000万欧年薪包含续约奖金

懂球帝
2025-07-15 11:18:31
这就是张学良老婆赵四小姐真实的样貌,并非演员饰演的

这就是张学良老婆赵四小姐真实的样貌,并非演员饰演的

喜欢历史的阿繁
2025-07-12 07:36:49
1971年,飞行员怒扇空军局长两巴掌,毛主席:升3级,让他当司令

1971年,飞行员怒扇空军局长两巴掌,毛主席:升3级,让他当司令

芳芳历史烩
2025-07-03 19:05:23
帕尔默:没想到举杯时特朗普还在台上,这确实让我有点困惑

帕尔默:没想到举杯时特朗普还在台上,这确实让我有点困惑

懂球帝
2025-07-14 21:04:16
美国的签证秒过是一种什么体验?网友:都是经验之谈,很实用啊

美国的签证秒过是一种什么体验?网友:都是经验之谈,很实用啊

娱乐圈人物大赏
2025-06-02 00:05:21
2025-07-15 11:35:00

头条要闻

上半年城镇调查失业率均值5.2%

头条要闻

上半年城镇调查失业率均值5.2%

财经要闻

国货美妆能否脱下“平替”外衣

体育要闻

在中国效力10年,45岁的传奇外援退役了

娱乐要闻

千万粉丝的周同学:下一个Labubu?

科技要闻

英伟达H20将在中国大陆销售解禁

汽车要闻

六座布局/深浅配色 仰望U8L内饰亮相

态度原创

数码
健康
房产
艺术
旅游

数码要闻

创见推磁吸式 SSD 便携硬盘 ESD420:MagSafe直连iPhone

呼吸科专家破解呼吸道九大谣言!

房产要闻

三亚,开启新一轮大征收!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旅游要闻

热闻|清明假期将至,热门目的地有哪些?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